宕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。哈达铺位于宕昌县西北部,是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后的绝处逢生之地。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哈达铺镇, 1978年9月建馆。1985年底,根据胡耀邦同志题写的馆名,更名为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,全馆总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。陈展内容为红军长征在哈达铺的一系列革命活动,以及党在宕昌县的组织发展。 ![]() 1935年9月18日,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哈达铺。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军至麻子川、鹿原里、悬窝、红土坡一线。红军先头部队一举夺取了国民党鲁大昌部在哈达铺的粮库,缴获了一批大米、白面,食盐,使数月来缺衣少吃的红军战士及时得到物质补充。同日,中央军委颁发《回民地区守则》。《守则》规定:进入回民区域,应先派代表同阿訇接洽,得到回民的同意后,才准进入回民村庄宿营,否则露宿。保护回民信教自由,部队不得擅自进入清真寺,不得损坏回民经典。 1936年8月,红四方面军进入岷县,在哈达铺活动近两个月时间。期间,在包家族村建立了岷县苏维埃政府,在哈达铺、理川、宕昌建立了哈达铺区苏维埃政府、宕昌县苏维埃政府等3个区苏维埃政府,以及宕昌镇苏维埃政府等8个乡苏维埃政府和哈达铺街苏维埃政府等35个村苏维埃政府,隶属岷县苏维埃政府领导。红军撤离后,各级苏维埃政府均遭破坏后自行消失。同时,红四方面军在哈达铺、理川、宕昌地区建立了地方游击队,参加队员3000多人,为筹办粮草,维护社会秩序,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发挥了作用。10月上旬,红军撤离时,他们大部分参军北上,游击队组织随即消失。红军在哈达铺的活动,为粉碎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的阴谋,迅速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,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创造了重要条件。 2001年6月,哈达铺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同时,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5年3月,被公布为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。2009年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进入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”评选16强。 |
![]() |
![]() |